乐评丨曾韵金奖名传扬,圆融之号贯全场——评曾韵圆号独奏音乐会

来源:哔哩哔哩   2023-08-23 17:18:46

文/夏宏

圆号究竟是天使,还是魔鬼,这恐怕是横亘在每一位圆号的学习者、演奏者乃至聆赏音乐听众面前需要面对的选择题。因为在整支交响乐队里圆号演奏是公认的老大难,甚至没有之一!圆号的音色柔润暖和,既具铜管乐器的明亮、雄浑,又有木管乐器的轻柔、润泽,因而在作曲家们的配器谱系里是一位敦厚谦和、富于兼容的“暖男”式的存在;然而,它恰恰又是最容易出乱子的“惹祸精”,在音乐会上它吹奏时吃了音、冒了泡导致好好的一部作品因一招不慎而满盘皆输的例子也比比皆是。

对于这道犯难的选择题,即便已是国际大赛金牌在手的曾韵也同样常怀敬畏,他坦言:“圆号是一件非常难控制的乐器”,还形象地把在乐队演奏中出错的圆号比喻为“害群之马”!面对这个“世界性难题”,当今世界最知名的演奏大师、柏林爱乐的圆号首席史蒂芬·道尔给出的应对之策言简意赅“你只管吹得更大声一些就可以了”。尽管话说得干脆直白,但它的前提是该具备多么高超的演奏水准和多么自信的艺术阅历啊!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所幸的是:我已经找到了如何让圆号歌唱的诀窍,尽量不使听众们为我担忧。只要让他们在欣赏时轻松享受就好了!”这是曾韵给出的答案。23岁的曾韵是中国、乃至当今国际乐坛的最大惊奇和发现,他19岁就拿下了贵为四大国际音乐赛事的柴赛金奖,成为柴赛2019年方才设立的铜管组别竞赛的开科状元。他也是第一位来自中国的柴赛器乐演奏桂冠得主。惊异于曾韵所具有的出众才华,慧眼识珠的指挥大师巴伦博依姆将之纳入帐下,22岁的曾韵成为历史悠久的柏林国家歌剧院管弦乐团的圆号首席,就此跻身国际乐坛主流圈,迅速成长为一颗星光熠熠的璀璨之星。他以一台独奏音乐会打开了申城个演的号角之旅,使闻风而动、踊跃前来的沪上乐迷带着自己的耳朵和眼睛亲身感受到了其演奏艺术的精彩与震撼!恕吾孤陋寡闻,在申城舞台上无论中外的圆号演奏名家敢于以一支圆号贯通全场的个演音乐会迄今为止尚未之闻也!

8月17日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这场标题为《旅人的号角》的音乐会曲目洋洋洒洒,从时代风格、作品体裁,还是题材内涵乃至原创改编都考虑得面面俱到。俗话说:一份菜单显示的是大厨的眼界和手艺;而这样一份节目单彰显的则是曾韵对自己才艺的胆识与自信。纵观整场音乐会,吾以“三圆”概而括之。三圆者:圆号、圆润、圆满是也。兹就结合本场音乐会的所闻所感予以逐一陈述。

音乐会的开场曲是20世纪法国作曲家欧仁·鲍扎的《在森林中》。鲍扎是曾获罗马大奖的作曲翘楚,还被授予法兰西军团荣誉骑士勋位。他一生创作甚丰,但最著名的就是这首为圆号而作的标题性音诗。曾韵将之作为音乐会的先导可视为是为手中的圆号的正名定分之举。圆号发源于中世纪的林中号角,故而表现森林之景和狩猎之情向来为其所长。圆号在钢琴流水般颤动的铺垫下以呼唤性的有力召唤和即兴演奏尽显林中气象。B段里独奏的忽虚忽实、一呼一应有如在莽泱空中的奇妙回响;而随后出现的抒情乐段则展示出了圆号特有的柔润温馨音色。

演奏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泛音营造出广袤开旷的意境,而颤音、波音的效果则为一幕树静风止的画景增添了跃然灵动的生机。当A段重现时独奏去掉了号嘴里的软木塞重回铿锵之声,并模仿出类似加了弱音器的小号音色,更渲染出几许神秘之感。在尾声的coda里我们又听到了圆号模仿出的长号音色,最后在巧用出色唇舌技巧的颤音声中干净利落地结束全曲。可以说通过此曲曾韵已让听众领略了圆号的音色之丰沛和变化之丰富。有了这碗酒垫底,在接下去的演奏中他开始了其全方位的才艺展示。

奥古斯特·基尔是舒曼的同时代人兼同胞,他最著名的作品就是音乐会上的这首《f小调协奏曲》。它有着舒伯特式明媚流畅的旋律,又不失之于过分矫饰煽情。独奏的主题呈大跳之势,洋溢着浪漫主义的勃勃生机,而作为乐队替代者的钢琴则为独奏的发挥起到了极好的情绪转换和呼应烘托效果。在第二乐章里圆号的独奏像是蒙上了一层薄薄的面纱,随着舒展宽广的气息和优美如歌的旋律展现出浪漫主义迷人的诗意。舞曲般的终曲乐章独奏在展现由分解和弦构成的主题的多次重现上做足了文章,既幽默诙谐,又妙趣横生。在音列的上行与下行交替中曾韵演绎得流畅自若,胜似闲庭信步。

接下去的两首作品曾韵给听众上了一堂自然圆号的普及课。夏尔·凯什兰短小的《狩猎号角幻想曲》高亢嘹亮。使用不能吹奏半音阶且需要完全凭借嘴唇在号嘴的振动和拳头在号口的伸缩才能实现半音和转调的演奏着实让听众们见识了一把自然圆号的演奏之难,更甚于现代圆号。在他对莫扎特《第四圆号协奏曲》第三乐章精彩而不惜勇于试错的演释中真正做到了音乐演奏中的“拳不离口,曲不离手”,使听众体味到前世今生的两种圆号所产生出的迥然有异的表现技法和欣赏体验。

圣-桑的两首浪漫曲是上半场最出彩部分。《F大调浪漫曲》极其有名,它是任何一位学习圆号者的必吹曲目,但无疑吹出作品的艺术性与音乐感是衡量他们是初涉青涩还是游刃有余的分界线。曾韵的演奏注重表达法式浪漫的细腻情愫,曲意缠绵,情感真挚;而《E大调浪漫曲》则具有肖邦夜曲的特质,浪漫诗意中蕴含淡淡的忧伤,也更富戏剧性的情感波动。较高的旋律音区却需以弱奏的音量奏出,这对如何正确地掌握吹奏气息和分配力度的平衡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曾韵同样以圆润婉转的音色和了无痕迹的呼吸赋予作品隽永迷人的蕴涵意韵。

而有“20世纪苏联圆号教父”之誉的布扬诺夫斯基的谐谑曲《狩猎》使人领略了当代作曲家对圆号创作的贡献。从独奏中吾感受到的是:现代狩猎再也不必仰仗高头大马和雪橇滑杖,作品展示的分明是一幅开着越野吉普在平原荒野上逐鹿捕兽的鲜活场景。发动机的轰鸣夹杂着豪放流畅的歌唱,甚至还可辨析出狩猎者洋洋自得“偷着乐”的笑意和汽车尾气的排放音效。生动逗趣的艺术效果伴随着独奏者推波助澜式的表情发挥使得听众对这首令人很生疏的作品一下子拉近了距离感。

下半场开始的梅西安作品是人们一向避而远之的,对其畏惧程度更甚于勋伯格和亨德米特。《星空的呼唤》选自作曲家1974年为钢琴、圆号和乐队而作的《星空下的峡谷》第六乐章里一段纯圆号的独奏篇章。对于此作吾莫说未曾涉及,简直是前所未闻。不过好在启迪梅西安创作灵感的美国犹他州布莱斯峡谷吾正好去过,因而不妨移情换景地去尝试感受一番。曾韵的独奏以多变的吹奏技法营造出空旷峡谷、嶙峋柱石环境中各种特殊的音响效果,音量骤强骤弱,音程忽高忽低,吹吟出时而沉思冥想、时而仰天长叹慷慨赋诗的乐思立意。他还借助于故意使用吹破音的重力以体现作品的独特意境,可谓是一幅用圆号描摹的王维“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的诗意图卷。

自巴托克《罗马尼亚民间舞曲》开始的最后三阙为全场的重头之戏。巴托克此作以小提琴改编曲最为著名;但它改编为圆号独奏时却顿时有了不一样的风韵姿意。质朴平实、憨态可掬的“杖舞”,考验独奏者顿音吹奏功力的“饰带舞”各呈其态,尤其是第三曲“踏脚舞”小提琴独奏是以高音区的人工泛音完成的;而曾韵也以圆号的人工泛音同样呈现出音色的美妙,赋予音乐以独特的听觉魅力。曾韵为这组脍炙人口的民间舞曲增添了一个新鲜的改编版本。

法国作曲家托马西是又一位罗马大奖获得者,他的《圆号协奏曲》是各类圆号比赛的常用曲目。想必曾韵在其成长的各类比赛中没少吹奏。这首协奏曲三个乐章的恰恰紧扣乐器本源的田园、号角和狩猎三个不同的场景和角度,运用了圆号所能调动的一切表现技法,为独奏者的才艺发挥开拓了巨大的施展空间。“田园”之恬静情调、“夜曲”之静谧神秘和“终曲”之欢快热烈在一个勾连起乐章之间的主导动机的统领下构成全篇;而曾韵以其高超精湛的演释将这首后印象派风格的作品充满敏锐感官和微妙变化的艺术特色展现得纤毫毕现。

至于压轴的《威尼斯狂欢节》早已名声在外,诸多乐迷耳熟能详。此曲自小提琴圣手帕格尼尼将其谱写成精彩纷呈的主题变奏曲后各种器乐独奏版本竞相问世。然而,改编自阿尔班小号版本的圆号版还是平生头一次欣赏到。此曲可谓是穷尽了圆号演奏的所有技巧和特点,通过引子、主题以及其衍生出的四段精彩变奏将意大利威尼斯运河上的节庆欢乐场景渲染得淋漓尽致。

自然,它也成为彰显本场音乐会上曾韵艺术成就的集大成者。举凡变奏一里的八度大跳、变奏二里的震音与下滑音表现手法与快速双吐音奏出的装饰性主题、变奏三抒情乐段里独奏rubato气息的运用、变奏四里以疾速的同音反复奏出的主题以及高、低八度相结合的手法以及coda里运用华丽的多吐音展现三十二分音符构成的全曲高潮,可以说经过一系列令人耳花缭乱的变奏,圆号演奏在表现音域和速度、指法与唇法、呼吸与连吐各个技巧层面都达到了乐器演奏的极限,将狂欢节的一幕诠释得绘声绘色,惟妙惟肖!至此,《旅人的号角》也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曾韵的独奏音乐会以“三圆”落幕,除“三圆”而外,本场音乐会的另一亮点是“三水”。三水之说皆出自曾韵本人之口。三水者:1、雨水。当日上午申城突降多日未遇之暴雨,幸为时不长,未影响到听众的莅临到场;2、口水。曾韵在演奏间隙不失时机地与听众频频互动,他个性开朗活泼,动作搞怪、形象,他幽默风趣地自言“这是一场充满水分的音乐会”。吹圆号需要耗费演奏者大量的津涎唾沫,一曲奏毕就要将号嘴里的口水倒出。

一场下来未知需消耗几何“品脱”,故言。3、河水。在听众们欲罢不能的热烈掌声中曾韵返场,在encore前对热情的乐迷们说:“刚才演了一曲威尼斯河上的场景,接下来再加演一曲描写俄罗斯河上风光的乐曲吧”,于是在他黄澄澄耀眼的圆号里又流淌出了柴科夫斯基《四季》里的“船歌”,悠扬恬静、优美迷人的旋律顿时惹醉了在场的所有听众。曾韵以其精湛娴熟的技艺、活泼开朗的性格和从容淡定的台风为自己的沪上个演赚足了十二分的人气。相信他的前途和未来也像当日出现的雨后彩虹那样绚丽多彩,前程似锦!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