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目前,北京各项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展开。如何做好受灾群众及一线抢险救灾人员的灾后心理疏导?昨天(9日),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专家提示,要帮助重点人群顺利度过“四期”、建立“三感”,开始新的生活。
“根据灾难事件对不同人群心理影响程度的不同,一般将需要救助的人群分为四类:直接受灾群众,遇难者家属及亲人,亲临灾难现场的一线救援人员,以及相关从业者、耳闻目睹灾后画面的群众等。”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临床心理中心主任医师钱英介绍,老年人、儿童和孕妇群体也是需要特别关注的重点人群,要避免给这些人群留下心理创伤。
“灾后1至3天,甚至1到2周的时间,称为急性应激反应期,我们应该要做的是帮助经历灾难的群众恢复安全感、连接感、效能感,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和体验,恢复心理健康。”钱英说,由于自身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遭遇亲人去世等情况,灾难可能会使人们遭遇一定的心理冲击,从长远来看,大部分人会经历4个心理阶段——麻木震惊期、否认追寻期、混乱沮丧期、重新连接期。